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33.0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8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3

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CD)。

A.弗洛伊德

B.魏特墨

C.考夫卡

D.苛勒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B)。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真实运动

4.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D)。

A.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7±2个项目

B.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

D.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5.“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B)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6.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CD)。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A.一种交差(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AD)。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A)。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BD)。

A.从众

B.合作

C.竞争

D.捐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答: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16.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

17.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答:人格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等特性。

狭义的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现象构成。

四、论述题(从下列2题中任选1题完成,20分)

18.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答: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回避策略是指个体通过远离或避开引发负面情绪的情境、人或事物,来减少或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接近策略是指个体主动接近能带来积极情绪的情境、人或事物,或者直面引发负面情绪的来源,通过积极的方式去处理和调节情绪。

(2)控制和修正策略。当感到情绪激动时,将注意力从引发情绪的事件上转移开,去做其他事情,如散步、听音乐、看电影等。这样可以避免情绪进一步激化,给情绪的平复创造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与同事发生争执后,立刻起身去茶水间倒杯水,看看窗外的风景,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中暂时解脱出来。提前识别可能引发不良情绪的情境,并主动避免进入这些情境。例如,知道自己在拥挤的环境中容易感到烦躁和焦虑,就尽量避免在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商场。

(3)注意转换策略。注意转换策略是指当个体出现消极情绪时,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引发情绪的刺激或情境中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