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
3.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三同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实现本质安全。
二、职责分工
1.公司决策层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障安全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对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进行总体决策和指导,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
2.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监督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全过程,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的审查,提出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审查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对安全设施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参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对验收结果进行备案。
-负责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档案,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要求落实三同时措施。
3.项目管理部门
-作为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按照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批。
-负责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各方在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负责协调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安全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4.设计单位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按照建设项目的要求,进行安全设施的设计,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工艺,确保安全设施设计合理、可靠,并对设计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5.施工单位
-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设施设计问题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6.监理单位
-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资质和安全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施工安全。
-参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对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发表监理意见。
三、建设项目前期安全管理
1.项目立项
-项目管理部门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同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备案。
2.初步设计
-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安全预评价报告,进行安全设施的初步设计,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包括工程概述、设计依据、采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设施设计、预期效果评价、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确保安全设施设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项目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审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参与审查工作,提出审查意见。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对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修改完善。
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1.施工准备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方案应报监理单位审查,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监督
-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建立监理日志和安全检查记录。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