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特种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docx
文件大小:1.81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6.55千字
文档摘要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特种行业)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特种行业)

2024年11月

目录

TOC\o1-1\h\z\u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目标 1

三、总体方案 2

第PAGE

第PAGE10页

共NUMPAGES13页

一、建设背景

加快“三化”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加快智能化发展,关键因素是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对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数据中心在特种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为部队、院校、训练基地和个人提供了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服务,推动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数据中心是一个集中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设施,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据存储和备份:数据中心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存储空间,可以保存大量的数据。在数字化时代,部队和训练基地生成的数据数量快速增长,这些数据是部队重要的资产。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数据可以被集中存储和备份,避免了数据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数据安全与隐私:数据中心采用了严格的物理和网络安全措施,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环境,确保敏感数据得到妥善保护,符合法规的隐私要求。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中心配备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和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中心,部队和训练基地能够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建设目标

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是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提供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证业务连续性和灾备能力、关注能源效率和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成本效益和资源共享。这些目标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和支持业务的发展。

数据安全和可靠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是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通过采用物理安全措施、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备份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丢失和外部攻击。

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数据中心被要求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建设目标是构

建高效的硬件设施、网络架构和软件系统,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处理、高速数据传输和快速响应的需求。同时,数据中心还需要具备可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增长可以灵活扩展资源。

业务连续性和灾备能力:数据中心的目标之一是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通过采用冗余系统、备份设施和灾备计划,保证在意外事故、硬件故障或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份设备并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

能源效率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的目标还包括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管理技术、热回收和冷却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数据中心也应当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利用。

成本效益和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成本效益和资源共享。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硬件设施、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多个部队和训练基地可以共享一处设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总体方案

数据中心是一个专门用于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设施。它由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电源设备和冷却系统等组成的一个集中化的运行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硬件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网络架构设计、安全措施、能源管理、监控系统以及运维管理等。它不仅提供了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础设施,还提供了高可用性、灾备能力和安全保障,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下图所示,数据中心可分为网络安全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存算融合平台(数据存储子系统+算力子系统)、数据中心互联传输子系统。

1、网络安全子系统

网络安全子系统由防火墙、风险管控系统和终端准入系统组成。基于网络攻防技术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网络安全被动防御模式转变为主动防御模式。以自动化运行方式,完成资产巡检、风险发现、风险识别、渗透验证与风险评估,实现事前主动发现安全风险、主动验证风险可利用性、主动修复风险等,从而构建起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子系统提供与外部资源和其他子系统进行接口交互,最终实现对中心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攻防、网络风险评估业务的支撑。

多合一防火墙

T比特级7层防火墙以保障用户应用安全为目标,立足于高性能的矢量操作系统和一体化引擎,通过L2-L7层全面威胁防御及强大应用安全管控技术,为用户提供超高性能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风险管控系统

以主动防御为目标,基于网络攻防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网络安全被动防御模式转变为主动防御模式,实现信息化资产的发现、监控,整体网络安全态势的实时呈现和动态预警。

自动化运行方式,完成快速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