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披国家现行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小学每周开设两节英语课。如何课堂上有效依托教材(外研社三年级
起点),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配置,通过深度阅读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提升
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公共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挑战。文章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了小学英语深度阅读教
学的含义和意义,并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讲解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深度阅读是深度学习的前提下逐渐兴起和发展的衍生词汇,也可称为精读,这一方法注重学生实际阅读过程
中的自主学习和辩证思考能力,以此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深刻认知和独到见解,通俗地讲,也就是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的
阅读模式。
一、阅读前:巧用插图,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首先,外研社教材每一部分都配有精美有趣的插图,通过这些图片,学生既可以复习以前的旧单词,也可以适当
拓展新词汇。例如,五年级下册Module1Unit2Parti图片,让学生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说出图片中呈现的
单词,如legs,picture,wall,lake,jump等,个别学生会说出frog,教师最后补充tadpole,tail等词汇。这样学生既
复习了旧的单词,又拓展了词汇量(小学阶段教材中不出现的单词),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需求。
其次,认真观察插图,对培养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借助课本插
图的介绍、适当切题的提问来科学引导学生对插图相关内容的初步认识和把握,以此带领学生快速融入教学主题。这不
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
例如,Module1Unit1Part2共有四幅插图,教师可以提问:
(1)“根据Picturel,今天的语篇内容会是什么?”(学生预测能力的培养)
(2)“快速浏览Picture2、Picture3、Picture%可以将今天的语篇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对应哪幅图片?”(归纳
总结能力的培养)
(3)“逐一找出图片中你所认识的单词,顺势教授新单词(课文中出现的)。”(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借助文本插图,学生能够观察思考、交流分享,获取语篇的基本信息,教师要科学引导和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积
极沟通,根据标题中的相关内容对文章整体展开无限的想象和推测,进而勾勒出图文和主题词汇间的知识脉络。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关注目标词汇,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摆脱文本理解方面的困境、
减轻学生文本阅读过程中的压力,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预测、推断及比较的思维能力。
二、阅读中:聚焦关联点,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阅读中这一环节,切记要以逻辑主线为基础,构建与各分部之间的关系脉络,教师可以借助一套系统全面、层
次分明且逻辑层层递进的提问来正确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从中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
同时让学生关注主题词汇,并据此有效理清课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联系。这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进而有效构建出学生自己的知识脉络,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层次化、深刻性的思维能力。
仍然以Module1Unit1Part2为例,进行以下的教学活动:
1.速读文本,通过口头提问,学生回答构建语篇的基本思维导图框架,主要完成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阅读内容。
1)WhatisAmydoing?
2)WhatisLinglingdoing?
3)WhatdoesAmyaskLinglingtowatch?
4)Whoareintheprogramme?
5)Whataretheytalkingabout?
6)HowdoAmyandLinglingfeelafterwatchingtheprogramme?
2.根据语篇内容深入阅读,适时逐层提问,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精读第二段、第三段,完成思维导图框架的中间
部分,体会老人以前生活和现生活的不同:
A:1)Wasthelifeverydifferent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