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40.1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4.06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进度控制以及环境保护等目标的实现,保障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

3.基本原则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依法施工。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施工安全。

-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安全教育培训

-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针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3.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对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高处作业等危险部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机械设备等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4.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施工班组每天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对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整改完毕经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验标准。

-加强质量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确保质量记录真实、完整、有效。

2.质量检验与验收

-严格执行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

-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3.质量问题处理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整改措施,跟踪整改效果。

-对质量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四、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1.进度计划编制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月、周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要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进度计划执行与调整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定期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导致进度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要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并采取有效的赶工措施,确保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3.进度协调与沟通

-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议,通报工程进度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五、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1.成本预算编制

-根据工程合同和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工程成本预算,明确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算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要细化到各分项工程,间接成本要合理分摊。

2.成本控制措施

-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赶工导致成本增加。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