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信息
本工程为[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由[X]栋建筑物组成,建筑高度为[X]米,结构形式为[结构类型]。
(二)地基情况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地基土主要由[土层分布情况,如粉质黏土、粉土等]组成。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X]米。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本工程施工图纸
4.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三、地基钎探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包括钎探工、测量工、记录员等,所有人员均需经过培训,熟悉钎探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2.材料准备
-选用直径为[X]mm、长度为[X]m的钢钎,钢钎头部呈60°尖锥形状。
-准备好白灰粉、小线、手锤等工具。
3.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将基底平整至设计标高,清除基底杂物。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基础尺寸,测放出钎探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钎探点间距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一般为[X]m,呈梅花状分布。
(二)施工工艺
1.就位打钎
-将钢钎垂直打入土中,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自由落下,每打入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过程中,如遇坚硬土层或障碍物,应及时记录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处理。
2.记录锤击数
-记录员要准确记录每根钎探点的锤击数,字迹清晰、数据准确。
-当锤击数异常时,应在该钎探点附近加密钎探,以查明地基土的均匀性。
3.拔钎、移位
-打完一根钎后,用铁铲将钎拔出,清理钎杆上的泥土。
-将钎探设备移至下一个钎探点,按照上述步骤继续进行钎探。
(三)质量标准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2.钎探记录应准确、完整,锤击数应真实反映地基土的密实程度。
3.钎探点的间距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不得超过±200mm。
(四)成品保护
1.钎探完成后,应妥善保护钎探孔,防止杂物掉入孔内。
2.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如遇钎探孔影响基础钢筋绑扎或模板支设,应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处理,不得随意填堵钎探孔。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打钎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钎杆侧面,防止锤柄回弹伤人。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3.定期检查钎探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四、垫层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X]%,质地坚硬、洁净,不得含有草根等杂质。进场后进行抽样检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石子:选用[石子粒径]的碎石,含泥量不超过[X]%,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X]%。同样需进行抽样检验。
2.机械设备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平板振动器等机械设备应提前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应定期进行校验,保证测量精度。
3.人员准备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包括混凝土工、钢筋工、木工、架子工等,各工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并经过技术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4.现场准备
-地基钎探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对基底进行再次清理,清除基底杂物和积水。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底上弹出垫层的边线和控制线,设置好标高控制点。
(二)施工工艺
1.钢筋绑扎(如有)
-按照设计要求,在基底绑扎垫层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钢筋应采用绑扎连接,绑扎牢固,不得有松动、缺扣现象。钢筋的接头位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模板支设
-根据垫层边线,采用木模板进行支设。模板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模板的支撑系统应稳定可靠,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