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建筑施工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整治范围
本地区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二)整治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建设单位是否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是否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是否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任意压缩合理工期、降低工程质量等行为。
-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监理单位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是否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是否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2.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情况
-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方案组织施工,是否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是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是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是否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是否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是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
3.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施工单位是否对新入场工人、转岗工人、季节性施工工人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
-是否定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否如实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情况
-施工单位是否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是否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进场验收,建立台账,记录安全防护用品的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5.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是否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并保持完好有效。
-是否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对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进行审批,是否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是否对职工宿舍等临时建筑的防火性能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行为。
6.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情况
-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备案登记,是否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是否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核批准,是否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安装拆卸作业,安装完毕后是否按规定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并向使用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是否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是否对建筑起重机械司机、信号司索工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7.临时建筑和临时设施安全情况
-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建筑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是否满足防火、防风、防雨、防雷等要求。
-临时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乱搭乱建、私拉乱接电线等现象,是否对临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整治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具体时间区间1])
1.制定本地区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范围、内容、步骤和工作要求。
2.召开动员会议,对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
1.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整治内容,对本单位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自查自纠,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各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交叉检查,对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