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甘南藏族传统民居BIM建模许戈辉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24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1.05千字
文档摘要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BIM建模

汇报人:许戈辉

01/项目简介

02/构造分析

03/图纸展示

04/建模过程

目录

CONTENTS

项目简介

1

PARTONE

项目介绍

位置: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村尼巴乡

用地面积:189.45平米

占地面积:455.92平米

建筑面积:140.32平米

建筑结构:传统木构

项目介绍

依山而居的格局

2、以宗教为中心的聚落

3院落空间紧凑

4道路网格复杂

5公共空间以宗教为核心

场地位置

场地位置

项目介绍

整个村落以水而建,在建造和选址等方面整体考虑了村落与山、水的互动关系,构筑了良好的人居格局。建筑一面紧贴山体,减少建筑散热和材料的使用。面对严酷的低温环境,聚落以紧凑布局方式

作为应对。

构造分析

2

PARTONE

构造分析

夯土建筑的传统做法,将石材排列,粘实,作为墙脚,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甘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可以减少因为运输带来的成本消耗。

构造分析

民居中也有木骨泥墙的存在,这种墙主要是用作建筑的维护结构,首先用细软的树枝编制成墙,再用白土绊着秸秆等骨料糊在编好的树枝上,这种木骨泥墙无法起到称重的作用,墙体薄且易毁坏,热工性能较差,一般使用在辅助用房。

构造分析

屋顶形式为平屋顶,且用爬梯从地面先上到牛圈的屋顶在上到主体建筑屋面,从实际功能出发,方便晾晒谷物,为场地增加可利用的空间,提高场地面积使用率。屋面存在大概2%的排水坡度,在屋面最外围的一圈即屋檐四周会放置普通红砖,同时设置外挑排水口,这样,就能保证屋面正常排水。

构造分析

尼巴村的藏族建筑,大部分传统民居的承重系统由木框架梁柱,而夯土墙多做维护结构,但也有例外,在山上的民居建筑多依靠山体作为天然的生土墙,山下的建筑多是平地上另起夯土墙。通常情况下夯土外墙厚约1m左右,向上逐渐收分,且收分角度可达约25°这样的做法降低了墙体的重心,提升了抗震性能。木材作为主体框架以榫接的方式进行搭接,但是附属用房梁常常平接在柱子上,二层民居柱子老村用叠柱,新村多用通柱式。

图纸展示

3

PARTONE

总平面图

平面图

茅草房平面图

立平面图

剖平面图

剖平面图

建模过程

4

PARTONE

建模过程

场地地形

生成柱子

建模过程

地板构造

建模过程

生成门窗室内隔墙

生成外墙(带空气间层)

建模过程

主梁

次梁

檩条

建模过程

木板

麦草

黏土

演讲完毕谢谢您的观看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