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3.23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由[X]栋建筑物组成。其中,建筑物的部分结构采用圆柱形式,圆柱直径从[最小直径]到[最大直径]不等,高度在[最小高度]至[最大高度]之间。圆柱数量共计[X]根,分布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如柱网、中庭等。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建设单位名称]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2.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

3.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本工程整体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编制。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圆柱木模板:选用厚度为[模板厚度]、宽度为[模板宽度]的优质松木模板,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变形等缺陷。模板的规格应根据圆柱直径进行定制,确保模板拼接紧密、成型效果好。

-方木:采用规格为[方木规格]的优质方木,用于模板的加固和支撑。方木应质地坚硬、无腐朽、无虫蛀现象。

-对拉螺栓:选用直径为[螺栓直径]的高强对拉螺栓,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用于加固圆柱模板,防止模板变形。

-其他材料:准备好铁钉、铁丝、脱模剂等辅助材料。脱模剂应选用质量可靠、对模板和混凝土无污染的产品。

2.人员准备

-木工班组:组织具有丰富圆柱模板施工经验的木工班组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

-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能够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管理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机具准备

-电锯:用于切割圆柱木模板和方木,确保材料尺寸准确。

-电钻:用于钻孔,安装对拉螺栓等。

-锤子:用于钉铁钉、安装模板等。

-扳手:用于拧紧对拉螺栓螺母等。

-吊车或塔吊:用于吊运模板、方木等材料至作业面。

4.现场准备

-场地清理:施工前对圆柱施工部位的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杂物、障碍物等,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净。

-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圆柱的中心位置和标高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基层处理:对圆柱施工部位的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坚实、平整。如基层存在不平整或软弱部位,应进行夯实、找平处理。

##四、施工工艺

1.模板安装

-模板拼接:根据圆柱直径,将定制好的圆柱木模板按照圆周方向进行拼接。模板拼接应紧密、平整,相邻模板之间的缝隙应控制在[缝隙宽度要求]以内。拼接时,在模板拼接处涂抹适量的胶水,并用铁钉固定,确保模板拼接牢固。

-安装加固:在模板拼接完成后,用方木进行加固。方木应沿圆柱高度方向均匀布置,间距为[方木间距要求]。加固时,将方木紧贴模板外侧,用铁钉将方木与模板固定。然后,在圆柱模板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对拉螺栓间距要求])设置一道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应穿过模板和方木,两端用螺母拧紧,使模板受力均匀,防止模板变形。

-垂直度调整:使用经纬仪或铅垂线对安装好的圆柱模板进行垂直度检查。如发现模板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对拉螺栓的松紧程度,使模板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不超过[垂直度允许偏差值])。

-模板支撑:为确保圆柱模板的稳定性,在模板底部设置支撑系统。支撑可采用钢管脚手架或木枋支撑,支撑应牢固可靠,间距应根据圆柱高度和荷载情况合理确定。支撑顶部应与模板底部紧密接触,防止模板下沉。

2.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的安装质量进行再次检查,包括模板的拼接、加固、垂直度等方面。同时,检查模板内是否清理干净,杂物、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每层浇筑高度要求]。浇筑时,应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应插入混凝土内部,快插慢拔,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触碰模板,防止模板变形。

-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应从圆柱底部开始,按照圆周方向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模板有变形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