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描述建筑面积、层数等相关规模信息]
4.地砖铺贴范围:包括[具体房间或区域]等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地砖铺贴的部位、尺寸、图案及相关技术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编制地砖铺贴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质量合格、规格型号符合要求的地砖。地砖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准备好水泥、砂、水等辅材。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砂应选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
-准备好勾缝剂、粘结剂等材料,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进场的地砖及辅材进行检验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机具准备
-准备好水平仪、经纬仪、钢卷尺、靠尺、橡皮锤、抹子、水桶、扫帚、开刀、铁抹子等施工工具。
-配备足够数量的切割机、电钻等机械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行。
4.作业条件准备
-地面基层已施工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其强度应满足地砖铺贴要求。
-墙面、柱面等已完成抹灰或其他装饰施工,且基层平整、垂直。
-室内门框已安装完毕,并经校正符合要求,与地面的预留缝隙应符合地砖铺贴的要求。
-室内墙面、地面的水电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打压试验合格,已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施工场地已清理干净,无杂物、灰尘等,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
三、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油污等,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坚实。
-对于基层表面的空鼓、开裂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处理,使其达到强度要求。
-用水泥砂浆对基层进行找平,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mm。
2.弹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基层上弹出地砖铺贴的控制线。
-按照房间的尺寸和地砖的规格,计算出地砖的铺贴模数,并在地面上弹出十字控制线。
-在墙面上弹出地面标高控制线,作为地砖铺贴高度的依据。
3.预排砖
-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地砖的规格,对地砖进行预排。预排时应注意地砖的图案、颜色、纹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尽量减少非整砖的数量。
-在地砖预排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地砖的铺贴方向和排版方式,确保地砖铺贴效果美观。
-对于有地漏的房间,应根据地漏的位置和排水坡度,合理确定地砖的铺贴方向和排版方式,确保排水顺畅。
4.浸砖
-将地砖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使其充分吸水,以保证地砖与基层粘结牢固。
-浸泡后的地砖应阴干备用,避免表面有水渍。
5.粘贴地砖
-采用水泥砂浆粘贴地砖时,应先将基层浇水湿润,然后涂抹一层厚度为20-30mm的水泥砂浆粘结层,其配合比为1:2-1:3。
-将浸泡好的地砖背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2-3mm的水泥砂浆粘结剂,然后按照弹好的控制线进行铺贴。
-铺贴地砖时,应使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地砖,使其与基层粘结牢固,同时保证地砖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对于非整砖,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切割或调整,确保非整砖的尺寸符合要求,且铺贴位置合理。
6.勾缝
-地砖铺贴完成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勾缝。勾缝材料应选用与地砖颜色相匹配的勾缝剂。
-勾缝前,应将地砖表面的灰尘、杂物等清理干净,然后用专用工具将勾缝剂填入地砖缝隙中,填缝高度应略低于地砖表面。
-用勾缝工具将勾缝剂压实、压平,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然后用湿布将地砖表面多余的勾缝剂擦净。
7.清理
-地砖铺贴和勾缝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将剩余的材料、工具等清理干净。
-对已铺贴好的地砖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地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地砖铺贴应牢固,无空鼓、开裂等缺陷。检查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空鼓面积不超过单块地砖面积的5%。
-地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