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防水部位:屋面、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等
4.防水面积:屋面[X]平方米,地下室底板[X]平方米,地下室外墙[X]平方米
5.工程特点:本工程对防水要求高,需确保防水效果可靠,防止渗漏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二、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
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GB18173.1-2012)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5.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等。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配套材料: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其质量应与防水卷材相匹配。
2.人员准备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防水施工资质和经验,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施工人员配备:防水工、辅助工等,明确各人员职责。
3.机具准备
-清理工具:扫帚、铁铲等。
-裁剪工具:剪刀、壁纸刀等。
-涂刷工具:滚刷、毛刷等。
-加热工具(如需):喷枪等。
-运输工具:手推车等。
4.现场准备
-屋面、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等防水施工部位应清理干净,无杂物、灰尘、油污等,基层应平整、坚实、干燥。
-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搭设必要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以便施工操作。
四、施工工艺
1.屋面防水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
-清扫屋面基层,将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
-对基层表面的凸起物、砂浆疙瘩等进行铲除,并将尘土扫净。
-用水泥砂浆对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等进行修补,使其平整。
-基层含水率应符合要求,一般控制在9%以下,可采用简易方法检测,如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卷材覆盖部位与基层表面未见水印即可。
-涂刷基层处理剂
-待基层干燥后,用滚刷或毛刷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不得漏刷。
-基层处理剂应根据卷材的类型选用相应的产品,如与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配套的基层处理剂。
-涂刷后应待基层处理剂干燥至不粘手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一般干燥时间为4-8h。
-卷材铺贴
-根据屋面尺寸和卷材规格,合理裁剪卷材,卷材的裁剪应顺直,不得有缺边、缺角等现象。
-卷材铺贴应采用满粘法,先在基层上均匀涂刷胶粘剂,然后将卷材平整地铺在基层上,用刮板或滚筒等工具将卷材与基层压实,排出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紧密粘结。
-卷材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确定,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15%时,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
-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和长边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搭接处应平整、牢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不得有皱折、翘边等现象。卷材的铺贴应从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由下向上、由远及近地顺序铺贴。
-收头处理
-卷材铺贴至屋面周边或女儿墙、天窗等部位时,应进行收头处理。
-卷材收头应压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250mm。
-女儿墙泛水处的卷材收头,应压入砖墙的凹槽内,并用水泥砂浆或密封材料封严,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
-保护层施工
-卷材铺贴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屋面保护层可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材料。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0-3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为30-50mm。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