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干砌石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2.9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6.82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本工程涉及干砌石施工的部位主要为[具体部位],长度约为[X]米,面积约为[X]平方米。干砌石主要用于[说明用途,如护坡、挡墙等],要求干砌石结构稳定,表面平整,以满足工程的功能性和美观性需求。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具体设计图纸名称及编号]

2.相关规范和标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等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石料

-选用质地坚硬、无裂缝、不易风化的石料,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的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20-3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

-石料在开采、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损坏,确保石料质量符合要求。石料应按不同规格、品种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砂:采用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含泥量不超过5%。砂应保持清洁,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杂质。

2.场地准备

-施工前应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杂草、杂物、腐殖土等,平整场地,使其符合施工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干砌石的边界和基础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检查。

3.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足够数量的装载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确保石料和砂等材料的运输和装卸。

-准备好振捣器、平板振动器等辅助设备,用于干砌石施工过程中的夯实和平整工作。

-配备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用于施工测量和控制。

4.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石工、普工、测量工、试验工等,所有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并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四、施工工艺

1.基础处理

-在干砌石施工前,先对基础进行处理。基础应平整、坚实,无杂物和软弱土层。如基础存在局部不平整,应进行修整,使其高差不超过20cm。

-对于软土地基,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换填、夯实等加固措施,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满足干砌石施工要求。

-在基础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砂垫层,砂垫层应平整、密实,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垫层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干砌石施工,避免砂垫层暴露时间过长而受到扰动。

2.石料砌筑

-第一层石料砌筑

-从下游向上游、从低向高进行砌筑。首先在基础上摆放第一层石料,石料应大面朝下,尽量使石料之间的缝隙最小。石料之间应相互靠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第一层石料砌筑完成后,应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查,确保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如发现石料表面不平整,应及时调整石料位置或使用小石块进行垫平。

-分层砌筑

-采用分层砌筑的方法,每层石料厚度应大致均匀,一般为20-30cm。每层石料砌筑时,应先将较大的石料放置在下层,然后在石料之间的缝隙中填充较小的石料,并用小石块进行塞缝,使石料之间的缝隙密实。

-在砌筑过程中,应注意石料的排列方式,尽量使石料的纹理方向一致,以增强干砌石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应避免出现通缝和叠砌现象。

-转角和交接处砌筑

-在干砌石的转角和交接处,应采用丁顺结合的方式进行砌筑。丁石应深入顺石的宽度不小于15cm,以保证转角和交接处的结构强度。

-转角处的石料应选择形状规则、尺寸较大的石块,使转角处的砌筑更加牢固。交接处的砌筑应保证石料之间的连接紧密,不得出现松动或缝隙过大的情况。

-坡面砌筑

-对于坡面干砌石施工,应从坡脚开始向上砌筑,砌筑过程中应保持坡面平整。石料应随砌随用手锤或撬棍调整位置,使坡面符合设计坡度要求。

-在坡面砌筑时,应注意控制石料的外露面,使其平整、美观。如发现石料外露面不平整,应及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