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地下车库顶板结构:地下车库顶板为[结构形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具体强度等级],厚度为[顶板厚度]。
4.回填区域:地下车库顶板以上至室外地坪标高范围内的区域。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工程相关施工图纸编号及名称]
2.现行国家及地方施工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290-201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19)
-其他相关规范、标准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回填土料: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土料,不得含有杂质、有机物等。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一般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若土料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等方法降低含水量;若含水量偏低,可采用洒水湿润的方法增加含水量。
-其他材料:准备好土工布、塑料薄膜等辅助材料,用于保护地下车库顶板及防止水分渗透。
2.机械设备准备
-压实设备:根据回填土料及回填厚度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如蛙式打夯机、内燃式打夯机、压路机等。
-运输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自卸汽车,用于运输回填土料。
-其他设备: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等辅助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人员准备
-管理人员:配备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协调、质量控制等工作。
-施工人员:组织熟练的土方回填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后上岗作业。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现场准备
-清理场地:回填前,将地下车库顶板上的杂物、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确保回填区域平整。
-检查顶板强度: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检查顶板强度可采用回弹仪等工具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设置排水设施:在回填区域周围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防止积水浸泡地下车库顶板。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回填区域的测量放线,确定回填边界和标高控制点,设置明显的标志。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检验土料质量及含水量→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基层清理
-回填前,对地下车库顶板表面进行彻底清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松动的混凝土块等,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3.检验土料质量及含水量
-对进场的回填土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土料的颗粒级配、含水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土料不得含有杂质、有机物等,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采用烘干法或酒精燃烧法等方法测定土料的含水量,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分层铺土、耙平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回填土的分层厚度。一般情况下,每层铺土厚度不宜超过[具体厚度要求]。
-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将土料运至回填区域,按照分层厚度要求进行铺土。铺土过程中,应注意将土料均匀摊铺,避免出现局部堆积或空缺现象。
-铺土完成后,使用平地机或耙子对土料进行耙平,使表面平整,便于后续的夯实作业。
5.夯打密实
-根据回填土料的性质和回填厚度,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夯打密实。
-采用蛙式打夯机或内燃式打夯机进行夯打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每次夯打应重叠1/3~1/2夯锤直径,确保夯打均匀,不漏夯。
-对于大面积回填区域,可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路机应根据回填土料的性质和压实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碾压参数,碾压时应控制行驶速度和碾压遍数,确保压实效果。
-在靠近地下车库顶板边缘等部位,应采用人工夯实或小型夯实设备进行夯实,避免对顶板造成损伤。
6.检验密实度
-每层回填土夯实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密实度检验。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等方法在回填土中随机抽取试样进行检测,检测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将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标准进行对比,若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补夯,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