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面采用大理石地砖铺设,总面积为[X]平方米。大理石地砖具有质地坚硬、色泽美观、耐磨性强等特点,能够为室内空间增添高雅的氛围。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大理石地砖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
二、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1.大理石地砖: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规格为[长×宽×厚]、颜色均匀、无裂缝、无缺棱掉角的优质大理石地砖。材料进场时,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为[X]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3.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X]%,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其他材料:如专用粘结剂、填缝剂、橡胶锤、水平尺、靠尺、开刀、墨斗、钢卷尺等辅助材料和工具,应满足施工要求。
作业条件
1.基层处理:地面基层应平整、坚实、无空鼓、开裂等缺陷。对于不平整的基层,应进行找平处理,使其平整度误差不超过[X]mm。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等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弹线分格: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弹出地面的中心线、分格线。分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宜大于[X]m×[X]m。弹线应清晰、准确,并用红漆或墨线标记。
3.材料堆放:大理石地砖应按品种、规格、颜色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并有防雨、防潮措施。水泥应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砂应堆放在干净的场地,并进行覆盖,防止雨淋。
4.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施工任务和质量标准。
三、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分格→预铺地砖→铺贴地砖→灌缝擦缝→养护
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
-清理基层表面的浮浆、杂物、油污等,并用扫帚将灰尘清扫干净。
-对于基层表面的裂缝、孔洞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处理。修补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后应进行养护,待其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用水平仪测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对于平整度误差较大的部位,应进行找平处理。找平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厚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过厚。
2.弹线分格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地面的中心线和分格线位置。中心线应与建筑物的轴线平行,分格线应均匀分布。
-使用墨斗或激光水平仪弹出清晰的中心线和分格线,并用红漆或墨线标记。弹线时,应注意控制线条的垂直度和平行度,误差应不超过规定要求。
-根据弹线位置,在基层表面弹出地砖的铺贴控制线,控制线应与地砖的边缘对齐,以便于施工时控制地砖的位置。
3.预铺地砖
-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地砖的规格,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铺设位置,并进行预铺。预铺时,应将地砖按照设计要求的图案和方向进行排列,检查地砖的颜色、花纹、尺寸是否一致,有无裂缝、缺棱掉角等缺陷。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砖,应及时进行更换。预铺过程中,应注意地砖之间的缝隙宽度,缝隙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X]mm左右。
-在预铺好的地砖上,用粉笔或记号笔标记出每块地砖的位置,以便于正式铺贴时准确施工。
4.铺贴地砖
-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根据预铺地砖的位置,在基层表面铺设一层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为水泥:砂=1:3(体积比),加水搅拌至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铺设时,应使用刮板将水泥砂浆刮平,厚度应根据地砖的厚度确定,一般为[X]mm左右。
-地砖铺贴:在地砖背面均匀涂抹一层专用粘结剂或水泥浆,然后将地砖按照预铺标记的位置准确铺贴在干硬性水泥砂浆上。铺贴时,应使用橡胶锤轻轻敲击地砖,使其与基层紧密结合,同时注意控制地砖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地砖之间的缝隙应均匀一致,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
-调整:铺贴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砖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有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采用橡胶锤敲击地砖或使用楔形木块进行垫平。调整后,应再次检查地砖的位置和缝隙宽度,确保符合要求。
5.灌缝擦缝
-灌缝:地砖铺贴完成后,待其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即可进行灌缝。灌缝材料可采用专用填缝剂或水泥砂浆,灌缝时应将填缝材料填入地砖之间的缝隙中,并用橡胶刮板将其刮平,使其与地砖表面平齐。灌缝应饱满、密实,不得有遗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