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地磅规格:[地磅的型号、量程等具体规格]
4.基础要求:根据地磅设备及使用要求,建设稳定、可靠的地磅基础,确保地磅安装后能够准确称量,长期稳定运行。
##二、编制依据
1.地磅设备厂家提供的基础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现场实际地形、地质勘察报告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地磅基础的尺寸、标高、钢筋布置等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的时间节点。
2.材料准备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钢筋,钢筋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进场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砂、石: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碎石,砂、石的含泥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地脚螺栓:根据地磅设备厂家提供的规格和型号,采购配套的地脚螺栓,确保其质量可靠。
-其他材料:如垫块、塑料套管等辅助材料,应满足施工要求。
3.机具准备
-钢筋加工设备: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等。
-混凝土搅拌设备: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
-振捣设备: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等。
-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其他工具:铁锹、铁抹子、扳手等。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线,确定地磅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确保施工期间水电供应正常。
##四、施工工艺
1.土方工程
-开挖前,根据现场控制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放出地磅基础的开挖边界,并撒白灰线标记。
-采用机械开挖,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由人工进行清理,以避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开挖过程中,注意控制边坡的稳定性,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防止塌方。
-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基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钢筋加工场地进行钢筋的调直、弯曲和切断。钢筋的加工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绑扎:
-基础底部钢筋绑扎:先在基底铺设50mm厚的水泥砂浆垫块,间距1000mm左右,以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排放基础底部钢筋,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双向受力的钢筋不得跳扣绑扎。
-基础上部钢筋绑扎:在基础底部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搭设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便于上部钢筋的绑扎。上部钢筋的绑扎方法同底部钢筋,同时注意钢筋的间距和位置应准确无误。
-钢筋的锚固和接头: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钢筋的接头可采用绑扎接头、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具体接头方式应根据钢筋的直径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根据基础的尺寸和形状,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进行安装。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检查,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模板支撑:模板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支撑系统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高度和荷载情况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立杆间距不宜大于1200mm,水平杆间距不宜大于1500mm。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应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拆除模板时应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损伤。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材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