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本工程占地面积[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由[具体栋数]栋建筑物组成。基础形式主要为[具体基础形式],部分区域地基需进行压密注浆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4.地基处理范围: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压密注浆处理的区域为建筑物基础周边外扩[X]米范围内,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设计单位名称]出具的[具体设计图纸及文件名称]
2.相关规范及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工程勘察报告:[勘察单位名称]提供的[具体工程勘察报告名称]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设计要求和地基处理的目的、范围及质量标准。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试桩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如注浆压力、注浆量、浆液配合比等。
2.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具体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不低于[具体强度等级],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采用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
-外加剂: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早强剂、减水剂等,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注浆管:采用[具体材质和规格]的钢管或塑料管,管壁应光滑,无裂缝、砂眼等缺陷。
-其他材料:如密封材料、阀门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
-注浆泵:选用[具体型号和规格]的注浆泵,其性能应满足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搅拌机:采用[具体型号和规格]的搅拌机,能够满足浆液搅拌均匀的要求。
-钻机:根据注浆孔的深度和直径,选用合适型号的钻机,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和孔径符合要求。
-其他设备:如电焊机、气割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等,应保证其性能良好,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满足施工机械通行和停放的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注浆孔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搭建临时设施,如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满足施工期间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确保施工期间水电供应正常。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孔→下注浆管→浆液配制→注浆→拔管→清洗设备及管路→质量检查
2.操作要点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精确测放出注浆孔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钻机就位:将钻机移动至注浆孔位置,调整钻机垂直度,使钻杆垂直于地面。采用水平尺和经纬仪进行检查,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具体允许偏差值]。
-钻孔:启动钻机,按照设计要求的钻孔深度和孔径进行钻孔。钻进过程中,应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孔倾斜和塌孔。如遇障碍物或地质情况变化,应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并做好记录。钻孔深度允许偏差为±[具体允许偏差值],孔径允许偏差为±[具体允许偏差值]。
-下注浆管:钻孔完成后,将注浆管缓慢放入孔内,注浆管应下至孔底以上[具体距离]处。注浆管下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孔壁,确保注浆管的垂直度和密封性。注浆管接头应采用密封可靠的连接方式,防止浆液泄漏。
-浆液配制:按照设计确定的浆液配合比进行浆液配制。先将水泥和外加剂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具体搅拌时间],直至浆液均匀一致。浆液应随配随用,在浆液初凝前用完。
-注浆:开启注浆泵,向注浆管内注入浆液。注浆过程中,应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初始注浆压力不宜过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