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2.47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7.37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相关规模数据]

4.基础类型:[如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5.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工程全套施工图纸名称及编号]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名称及编号]

3.相关规范及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现场准备

-完成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和平整场地。

-搭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和机械设备停放区等。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并进行保护。

3.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钢材等,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应按品种、规格、批次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4.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电焊机等,并确保机械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做好设备的保养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施工工艺

1.地基处理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水泥土搅拌桩法、CFG桩法等。

-换填垫层法施工

-清除基底软弱土层,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换填,如砂、碎石、灰土等。

-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并进行夯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至设计标高后,进行表面平整和压实。

-强夯法施工

-确定强夯参数,包括夯锤重量、落距、夯击遍数、夯点间距等。

-进行试夯,根据试夯结果调整强夯参数。

-按照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正式施工,夯击时应保持夯锤落距稳定,夯击点应均匀分布。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水泥土搅拌桩法施工

-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水泥浆液的配合比、搅拌速度、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采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浆与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体。

-桩体施工应连续,相邻桩体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桩长、桩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等。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桩身质量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CFG桩法施工

-施工前应进行试成桩,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如钻进速度、提钻速度、混合料坍落度等。

-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混合料的灌注和拔管。

-混合料应搅拌均匀,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成桩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桩的垂直度和桩长,确保桩身质量。

-CFG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2.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下料、弯曲等加工。

-钢筋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加工尺寸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