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地下室顶板面积:[具体面积数值]平方米
4.保温材料:岩棉板,规格为[具体规格,如1200mm×600mm×50mm],导热系数不大于[具体数值]W/(m·K),燃烧性能等级为[具体等级]
5.设计要求:通过岩棉板保温施工,有效降低地下室顶板热量传递,保证地下室室内温度稳定,满足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
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4.《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19
5.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变更文件
6.岩棉板产品质量标准及说明书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地下室顶板保温构造及技术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编制岩棉板保温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岩棉板、粘结剂、锚固件、密封材料等保温材料及辅助材料。
-材料进场时,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岩棉板应分类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受潮、雨淋。
3.机具准备
-垂直运输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确保材料和人员能够顺利吊运至作业面。
-水平运输工具:如手推车等,便于在地下室顶板上搬运材料。
-切割工具:如电锯、壁纸刀等,用于岩棉板的切割加工。
-搅拌工具:如电动搅拌器等,用于搅拌粘结剂。
-测量工具:如靠尺、水平仪、钢卷尺等,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
4.作业条件准备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结构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表面平整、干燥,无裂缝、松动等缺陷。
-地下室顶板上的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已施工完毕,并做好防水处理。
-施工现场已清理干净,障碍物已清除,具备施工操作空间。
-施工用水、用电已接通,满足施工需要。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弹控制线→粘结剂配制→粘贴岩棉板→安装锚固件→板缝处理→检查验收
2.基层清理
-用扫帚、吹风机等工具将地下室顶板表面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对顶板表面的油污、脱模剂等进行处理,可用专用清洁剂擦拭干净。
3.弹控制线
-根据地下室顶板的尺寸和岩棉板的规格,在顶板上弹出岩棉板的粘贴控制线,确保岩棉板排列整齐、美观。
-按照设计要求,在顶板周边弹出保温层的起止线。
4.粘结剂配制
-按照粘结剂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粘结剂粉料和液料按比例倒入搅拌容器中。
-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具体时间],直至粘结剂呈均匀、无结块的膏状。
-搅拌好的粘结剂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超过凝结时间的粘结剂不得再次使用。
5.粘贴岩棉板
-在岩棉板的粘贴面上涂抹一层厚度约为[具体厚度]mm的粘结剂,涂抹面积应不小于岩棉板面积的[具体比例]。
-将涂抹好粘结剂的岩棉板按照弹好的控制线粘贴在地下室顶板上,用力按压,使岩棉板与顶板紧密贴合,确保粘结牢固。
-粘贴时应注意岩棉板的排列方向,错缝拼接,板缝宽度不宜大于[具体数值]mm。
-对于阴阳角处的岩棉板,应采用整块岩棉板切割成L形进行粘贴,保证阴阳角处的保温效果。
6.安装锚固件
-在粘贴好的岩棉板上安装锚固件,锚固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具体间距数值]mm。
-用冲击钻在岩棉板上钻孔,孔径应略大于锚固件螺杆直径,钻孔深度应不小于[具体深度数值]mm。
-将锚固件插入钻孔中,拧紧螺母,使锚固件固定在地下室顶板上,锚固件应锚固牢固,不得松动。
-对于岩棉板边缘及门窗洞口等部位,应适当增加锚固件的数量,以保证保温层的稳定性。
7.板缝处理
-岩棉板之间的板缝应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处理,密封材料应选用与岩棉板相容的材料,如聚氨酯密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