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0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几加几以及十几加几的知识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和减法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几加几以及十几加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分组合作法、讲解法等。
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PPT等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讲解演示: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并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几+几—=
八.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否能够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九.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为本人对《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一课时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点儿整理:
《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0课时,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指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用符号“-”表示。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法和减法是相反的运算,加法可以看作是减法的逆运算。
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对于几加几的计算,可以直接将两个数相加,例如2+3=5。
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对于十几加几的计算,可以先将十几分解为十和几,然后分别与加数相加,最后将结果相加,例如12+3可以分解为(10+2)+3=10+(2+3)=10+5=15。
加法的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c=a+(b+c)。
减法的性质:减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c=a-(b-c)。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加法和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加法和减法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计算距离等。
加法和减法的估算: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进行估算,以快速得到结果。
加法和减法的错误分析: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漏加、重复加、减错等情况。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方法: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总结一些运算规律,例如“先加后减,先减后加”,“相邻的两个数相加减,结果为零”等。
加法和减法的拓展应用:加法和减法还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数学领域,例如乘法、除法等。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步作业练习题:
请计算以下加法运算:
3+4=
7+5=
8+6=
2+9=
请计算以下减法运算:
10-4=
15-7=
12-5=
9-3=
请计算以下十几加几的运算:
13+4=
11+5=
14+2=
16+4=
请计算以下加减混合运算:
10+5-2=
7+4-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