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防火避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第9课《防火避险》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防火避险的知识展开,包括火灾的危害、防火的基本原则、火场逃生技巧以及如何报警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火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基本的防火避险知识和技能,提升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火灾的危害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火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从而增强防火意识。
②防火基本原则:教授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预防火灾的发生,如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扔烟头等。
③火场逃生技巧:指导学生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判断逃生路线,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快速撤离等。
2.教学难点,
①火场心理应对:帮助学生克服在火灾发生时的恐慌心理,学会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②家庭防火安全检查:指导学生如何在家中开展防火安全检查,识别潜在火灾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③火场报警的正确方法:使学生掌握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求助信息。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防火避险》教材,包含相关图片和案例。
2.辅助材料:准备火灾危害、防火措施、逃生方法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增强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火场逃生的道具,如烟雾发生器、烟雾眼镜等,用于实践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安全角,布置防火标识,划分小组讨论区域,营造安全学习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火灾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案例中可以包括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的危害以及火灾中的逃生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这样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火避险》。
2.讲授新知(20分钟)
a.火灾的危害
-展示火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火灾的破坏力。
-讨论火灾可能带来的后果,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b.防火基本原则
-介绍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不同场所的防火措施。
-强调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扔烟头等日常生活中的防火要点。
c.火场逃生技巧
-讲解火场逃生的基本步骤:判断火势、选择逃生路线、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实际体验火场逃生的过程。
d.火场报警的正确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求助信息。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报警的流程。
3.巩固练习(10分钟)
a.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家中进行防火安全检查,识别潜在火灾隐患。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b.实践操作
-学生模拟火场逃生,教师观察并指导。
-对学生的逃生技巧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火避险的重要性。
-总结防火避险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火灾的发生。
5.作业布置(5分钟)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防火安全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c.下节课分享家庭防火安全检查的经验和发现。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防火避险的法律法规:介绍《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与防火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防火的法律责任。
-火灾案例库:收集整理国内外典型的火灾案例,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
-防火科普书籍: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防火科普书籍,如《消防安全我知道》、《火灾逃生小故事》等,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防火知识。
-防火避险动画短片:收集一些寓教于乐的防火避险动画短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火知识。
2.拓展建议:
-家庭防火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防火教育,共同进行家庭防火安全检查,制定家庭防火应急预案。
-校园防火演练:定期组织校园防火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火灾环境中练习逃生技巧,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邀请消防员进校园:邀请消防员来校进行防火知识讲座,现场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消防员的职业精神和防火的重要性。
-创办防火主题班会:组织以防火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防火知识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