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改写(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数的改写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数的改写,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和小数的位值和计数单位,发展对数与计数单位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运用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数的改写,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整数和小数的位值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运用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数的改写,包括小数点移动和小数位数的改变。
难点:
1.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理解。
2.复杂数位中的改写操作,如多位数和多位小数的改写。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和计数单位的关系。
2.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改写练习,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共同突破难点。
4.通过变式练习和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对改写技巧的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数位、计数单位相关的图片和图表,以及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小数点移动的教具,如可移动小数点的模型或卡片。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小数改写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测量。
2.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写数字?改写数字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数的位值和计数单位的关系,结合具体实例,如百位、千位等。
2.介绍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动画演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两位等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大小变化。
3.讲解数的改写方法,包括小数点移动和小数位数的改变,展示改写的步骤和技巧。
4.结合练习,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改写整数和小数。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数的改写练习,如改写给定的整数和小数。
2.互动练习: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展示改写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的改写,并解释改写的理由。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数的改写过程中,哪些情况会导致小数变大或变小?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测量场景,让学生练习数的改写。
2.学生提问环节:学生就数改写过程中的疑问向教师提问,教师耐心解答。
3.教师分享生活中的数改写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2.学生举例说明数的改写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的改写方法和技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数的改写,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整数和小数的性质:介绍整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如整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点位置变化对小数大小的影响等。
-数的表示方法: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的表示方法,如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罗马数字等,以及这些系统的发展对数学的影响。
-数的估算:介绍数的估算方法,如近似数、四舍五入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数的序列:探讨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不同数列的性质和规律,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2.拓展建议:
-阅读材料:《数学家的故事》等书籍,了解数学家们在研究数和数的性质方面的故事和成就。
-观看视频:推荐与数学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如《数学的故事》、《数学之美》等,帮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理解数学概念。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独、24点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生活中与数相关的问题,如测量、计算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