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docx
文件大小:119.48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8.86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

1.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温度B.水C。土壤D。光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河流中的水B.一个湖泊

C.河岸上吃草的羔羊D.河流中的动物

3.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D.生物改变环境

4。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朵朵葵花向太阳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A。恐龙化石B.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C.馒头发霉长出的毛D。流动的水

6.洞庭湖水域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能影响环境

7。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9.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

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A.水蚤、鱼B。藻类、水蚤C。藻类、鱼鹰D.鱼鹰、藻类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B。珊瑚C.小草D.机器人

11.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2.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

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种间互助D.种间斗争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管理不善的庄稼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庄稼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杂草与庄稼互利共生的结果

B.杂草寄生在庄稼上影响庄稼的生长

C.杂草使庄稼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庄稼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14.在食物链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是(3分)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动物和植物

15.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6。某地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该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17.科学探究式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8.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下列能正确反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a=b=cB.ab=cC。ab+cD。a〈b+c

1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