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宝葫芦的秘密》的主要故事情节,熟悉书中的主要人物。
3.掌握阅读方法: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童话的方法,如预测、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启发思考感悟:引发学生对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的初步思考,如不劳而获的后果、诚实的重要性等,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熟悉主要人物形象。
-传授基本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初步阅读,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宝葫芦的秘密》相关的情境,如展示书中精彩的图片、播放有趣的动画片段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2.问题引导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故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预测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思维视野。
4.讲授法:适时地向学生讲解一些阅读知识和技巧,如童话的特点、如何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宝葫芦的秘密》的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片段、文字资料等。
2.书籍若干:准备足够数量的《宝葫芦的秘密》书籍,供学生课堂阅读和课后借阅。
3.小奖品:如书签、小贴纸等,用于奖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动画视频片段:播放一小段《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视频,展示故事中神奇有趣的场景,如王葆在梦中追逐宝葫芦等。
2.提问引导: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神奇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呀?你们想不想知道王葆和宝葫芦之间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3.引出课题: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宝葫芦的秘密》,并在黑板上板书。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3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张天翼:通过PPT展示作者张天翼的照片,向学生介绍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了许多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张天翼的作品风格幽默风趣,富有想象力,常常通过生动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2.介绍作品创作背景:讲述《宝葫芦的秘密》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倡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张天翼创作这部作品,旨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道理。
(三)故事猜猜猜(10分钟)
1.提出问题: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宝葫芦,你希望它帮你实现什么愿望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2.引入故事猜测:在学生分享完后,教师说:有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他也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可是,这个宝葫芦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反而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开头,你们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讲述故事开头:王葆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湖边钓鱼,突然钓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宝葫芦。宝葫芦对王葆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任何愿望。王葆高兴极了,他立刻许愿要很多很多的玩具。可是,当他睁开眼睛,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玩具还是原来那么多。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4.学生猜测并分享:让学生根据故事开头,发挥想象,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四)人物大揭秘(10分钟)
1.展示人物图片:通过PPT展示《宝葫芦的秘密》中的主要人物图片,如王葆、宝葫芦、奶奶等,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第一印象。
2.介绍主要人物:
-王葆:向学生介绍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善良但又有些懒惰,总是幻想不劳而获。他在得到宝葫芦后,经历了许多有趣又烦恼的事情,最终在经历中成长。
-宝葫芦:描述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宝贝,它能满足王葆的各种愿望,但它的行为常常弄巧成拙,给王葆带来麻烦。它看似神通广大,实际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