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民艺蕴情——2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人美版(2024)
美术七年级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识别并阐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多种类型,如剪纸、刺绣、年画、
风筝、皮影等,精准把握各类型民间美术在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的显著特点。
熟练运用美术语言,从构图、题材、寓意等角度,对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
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与赏析,撰写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赏析报告,显著提升艺
术鉴赏能力。
扎实掌握至少一种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如剪纸的阴剪、阳剪技巧,刺
绣的平针绣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件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民间美术作品,切实锻炼
动手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情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深入分析中国民间
美术作品,培养学生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艺术的能力,提升文化感知力。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深度挖掘中国民间美术背后
的文化内涵、民俗寓意与创作智慧,分享独特见解,有效提升团队协作和批判性
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创意实践和文化调研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锻炼自主
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积极探索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热爱与传承意识,显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国民间美术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培养学
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与珍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国民间美术的类型与特点:借助丰富的图片、实物、视频资料,详细介绍
各类中国民间美术。以剪纸为例,展示不同地域、风格的剪纸作品,讲解其造型
上的夸张变形,如陕西剪纸中人物、动物造型的质朴简洁;色彩上多采用大红等
鲜艳色调,寓意喜庆吉祥;工艺上有阴剪、阳剪等技法,阴剪剪出轮廓内部图案,
阳剪保留线条轮廓。刺绣方面,展示苏绣、湘绣等不同绣种作品,分析其针法多
样,如苏绣的乱针绣可表现丰富质感,色彩细腻柔和,题材广泛,涵盖花鸟、人
物等。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清晰掌握各类型民间美术的独特之处。
民间美术作品的赏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赏析民间美术作品。构图
上,分析作品的布局,如杨柳青年画常采用对称、饱满的构图,突出主体,增强
视觉冲击力。题材方面,解读作品选取的故事、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年画中
“连年有余”题材,以莲花和鱼寓意生活富足。寓意上,探究图案、色彩所传达
的美好愿望,如中国结造型蕴含团结、吉祥寓意。通过具体作品分析,让学生学
会从这些角度入手,撰写赏析报告,提升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民间美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民俗寓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是民
俗文化的直观呈现。如春节张贴的年画,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不仅增
添节日氛围,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刺绣中
的图案,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特定象征意义,如苗族刺绣中的蝴蝶图案与民
族起源传说相关。组织学生讨论不同民俗活动中民间美术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
让学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探索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古老
的民间美术适应现代生活。在现代设计中,将剪纸元素运用到服装、包装设计,
如某品牌服装采用剪纸风格图案,既具时尚感又传承文化;在公共艺术领域,利
用皮影造型制作大型雕塑、灯光装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传承创新方案,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焕发
生机。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在教室布置成民间艺术展览馆,张贴剪纸、年画,悬挂风筝、
中国结,摆放刺绣、皮影实物或模型。播放民间传统音乐,如喜庆的唢呐曲。上
课伊始,教师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剪纸作品走进教室,说道:“同学们,欢迎来
到中国民间美术的奇妙世界,今天一同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沉浸在民
间艺术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民间美术类型探究、作品赏析以及传承创新
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资料、分析作品特点、提出创新思路,共同完成
学习任务。如在探究剪纸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