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6《十几减七的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十几减七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减法运算打下基础。在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减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运算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练习题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运算规律变得直观易懂。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十几减7运算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讲解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运算规律。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
练习巩固: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总结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运算过程。
八.说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学生反馈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九.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知识点儿整理:
《十几减七的减法》这一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儿:
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这是一个基本的减法运算,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如何在十几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减去7。这个运算规律的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这个知识点儿包括如何列式,如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检查计算结果。这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具体方法。
十几减7的应用:这个知识点儿主要让学生了解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比如购物时找回零钱,或者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减法的性质:在十几减7的运算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接触到减法的性质,比如一个数减去一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面去掉这个数。这个知识点儿对于学生理解减法的本质非常重要。
数学语言的表达:在学习和练习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时,学生会用到一些数学语言,比如“被减数”、“减数”、“差”等。这个知识点儿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专业表达方式。
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解决十几减7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会需要运用到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检查结果等步骤。
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学习和应用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时,学生会需要用到逻辑思维的能力,比如理解运算规律、找出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等。
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和练习时,学生会需要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等。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完成练习和任务后,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这个能力包括评价自己的计算结果、评价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等。
以上这些知识点儿,是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儿。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儿。
同步作业练习题:
以下是一些与《十几减七的减法》这一节课相关的同步作业练习题,以及它们的答案。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请计算以下减法运算:
答案:68511
请在以下数字中找出能被7整除的数:
10111213141516171819
答案:1421(答案不唯一)
请用十几减7的运算规律,计算以下减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