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十几减9》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十几减9》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减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减法运算,对于十几减9这种稍微复杂一些的计算,可能会感到困难和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十几减9的规律,运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十几减9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实例讲解: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练习环节:设计一些十几减9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十几减9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十几减9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计算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十几减9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可以设计一个公式框,框内写上十几减9的计算公式,旁边附上一些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进行。对于掌握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九.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知识点儿整理:
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先从十几的十位数减去9,然后将得到的差与十几的个位数相加。例如,23减9,先从23的十位数2减去9,得到-7,然后将-7与23的个位数3相加,得到-4,所以23减9等于14。
十几减9的规律:十几减9的规律是,十几的十位数减去9得到的差,与十几的个位数相加,得到的和等于十几的十位数减去1。例如,23减9,23的十位数2减去9得到-7,-7与23的个位数3相加得到-4,而23的十位数2减去1得到1,所以23减9等于14。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能够仔细观察事物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系。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十几减9的规律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问题驱动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十几减9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法是指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展示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十几减9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十几减9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十几减9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计算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