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4-南澳考前检测)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
斯社记者问毛泽东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泽东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
地确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O毛泽东访问苏联所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
禁运、军事上包围威逼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政府“一边倒,就是
在外交上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与材料中“1950年1月2
日”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2.(2024-云南检测)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动身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平
安,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平安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B
3.(2024?山东泰安模拟)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
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D.区域集团化
解析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
反对殖民主义,依据材料中“人权自主权“附属国问题得出,故A项正确;政治中立
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经济独立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万隆会议虽然
推动经济合作,但是尚未形成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24-湖南永州模拟)20世纪50年头,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
议,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A项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B项时间要早于亚非拉各国独立,C项错在“欧美〃,
解除。
答案D
5.(2024-安徽皖北协作区模拟)20世纪50年头后期到20世纪60年头末,我国把外交立
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其次个中间
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缘由是()
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起先挑战美国地位
C.国际力气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解析20世纪50年头后期到20世纪60年头末,亚非拉尚未实现民族独立,故A项错误;
西欧和日本挑战美国的地位,只能说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改善,与其他北美加拿大、大洋
洲的关系不体现,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头后期到20世纪60年头末,中国的外交策
略发生变更,由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反映出中苏关系的变更和这两个
中间地带所代表的新国际力气的崛起,故C项正确;促使中苏关系的变更是国家利益的冲
突,不单单是苏联经济改革失败,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24-北沧州模拟)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
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
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
C.复原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确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