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 .pdf
文件大小:3.13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8.22千字
文档摘要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溶化,木萌发,各种花次

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前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

夏季,这是柩物率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柩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在秋风中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

处呈现一片哀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我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

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覆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

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

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长莺飞一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3分)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翩然(pian)B.孕育(rtin)C.簌簌(shu)D.风雪载途(z矛)

2.(3分)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溶化B.销声匿迹C.哀连天D.周而覆始

3.(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标点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第1页共10页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

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

研究,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大

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它们命运的关注。

D.以上选项都正确。

5.(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所以在

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①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③④⑤①②D.③⑤④②①

6.(3分)班级开展“探索自然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自然现象

的理解各不相同,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辉说:邸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因为朝霞多是积云发展而成,往

往预示天气将要转雨;晚霞多是淡积云发展而成,预示着天气晴好。”

B.小敏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是因为大雨来临前,空

气中湿度增大,昆虫翅膀变湿,飞不高,燕子为了捕食就会低飞;蛇为了避雨,

也会出洞寻找高处。”

C.小宇说:“,霜前冷,雪后寒,,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冷凝华形成的,只有在

气温足够低时才会发生,所以霜前冷;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所

以雪后寒。”

D.小萱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大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所以人们感觉凉快。”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微君之故,?(《诗经?邪风-式微》)

(2),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

(3),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