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6.9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走进化学实验室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7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2.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对化学实验安全的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3.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简单的化学反应,但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设计的原理可能认识不足。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化学实验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强,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学习风格上偏向于实践操作而非理论推导。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得出。此外,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针对这些挑战,需要通过示范、指导和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增强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4.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使用化学知识解决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常用仪器和化学药品的存放规则。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图片或视频,说明实验室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实验室常见的安全事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事故。

3.实验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观察颜色变化、闻气味等,以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安全操作。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报告,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完成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完成实验报告。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节课的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实验室是什么样的吗?在实验室里我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呈现

-教师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包括实验台、药品柜、通风柜等。

-介绍常用实验仪器,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讲解化学药品的存放规则,强调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的特殊处理方法。

(三)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闻气味等,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检查并解答问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预习下一课的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后,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常用仪器和化学药品的存放规则。他们能够区分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药品。

2.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试管、烧杯、酒精灯等常用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他们能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安全意识: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有效预防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