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单元第1课《端午传情》教学设计 人美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78.2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7.47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第1课《端午传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

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自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今昔》中的

《端午传情》。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材以此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

涵,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教材中端午节相关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端午主题的手法,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同时,

教材鼓励学生结合现代生活,发挥创意,创作出体现端午情感与文化传承的美术

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形式、风格的端午主题艺术作品,包括传统绘画、现代设

计、民间手工艺品等,使其能够敏锐感知作品中所运用的色彩、线条、造型等美

术元素,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端午氛围与情感。

帮助学生理解端午文化在艺术作品中的多元表现形式,感受艺术作品与传统

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如绘画、

手工制作、数字艺术等,创作以端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对端午文化的理解和个人情感,尝试创新

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三)文化理解

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内容,认识到端午节作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端午文化的责

任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让端午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了解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如赛龙舟、

吃粽子、挂艾草等)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掌握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端午主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端午主题艺术作品

中的美术元素和创作手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以端午为主题的美术创作。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深入挖掘端午文化内涵,将抽象的文化情感转

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创作出不仅形式美观,更能深刻传达端午文化精神和个人

独特情感的作品。

怎样启发学生在传承端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作品既体现传统韵

味,又具有现代感,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语境。

四、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端午节相关的视频资料,如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包粽

子的民俗活动等,展示端午节的传统环境布置,营造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让学

生身临其境感受端午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欣赏分析法:展示大量不同形式的端午主题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

材、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欣赏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如何

表现端午主题,掌握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自己对端午文化的理解和创作想法,共同探讨如何将端午文化元素融入美术作品

中。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示范教学法:教师针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进行现场示

范创作,向学生展示创作过程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创作方法,为学生的实

践创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评价激励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全面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丰富的端午节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内容涵盖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各地习俗、端午主题的艺术作品(如传统国画、现

代插画、民间剪纸、手工艺品等)。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如彩色卡纸、皱纹

纸、剪刀、胶水、绳子等;数字绘画软件及设备(如有条件)。

制作教学所需的道具,如简易的龙舟模型、粽子模型等。

设计课堂调查问卷和学习任务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