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端午今昔——3龙舟竞渡(教学设计)
人美版(2024)美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精准阐述其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演变与传承,如广东地区龙舟竞渡的规模宏大、仪式隆
重。
熟练掌握龙舟造型设计的特点,包括龙头、龙身、龙尾的形态特征与装饰风
格,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创作以龙舟竞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作品
造型生动、色彩鲜明,体现龙舟竞渡的动感与气势,展现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与创
造力。
能够从美术鉴赏角度,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中龙舟竞
渡题材作品的表现手法、构图方式与情感传达,撰写简短赏析文字,观点明确,
分析有理有据,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沉浸式的龙舟竞渡情境,如播放比赛视频、展示民俗图片、布置龙
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培养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艺术灵感的能
力,提升文化感知与艺术鉴赏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入挖掘龙舟竞渡的文化价
值与艺术魅力,分享创作思路与文化见解,有效提升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作品展示、文化研讨等活动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到实际,锻炼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创作的融合路
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
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龙舟竞渡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奋勇争先
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与龙舟造型特点:借助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历史纪录
片、民俗研究资料,详细讲解龙舟竞渡的起源传说、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地区的
文化寓意,如纪念屈原、祈求丰收等。通过展示各地龙舟实物图片、模型,分析
龙舟造型设计特点,龙头威武霸气、龙身修长流畅、龙尾灵动飞扬,装饰图案丰
富多样,如祥云、龙鳞等。通过大量实例和现场展示,让学生深入理解龙舟竞渡
文化内涵,清晰掌握龙舟造型特点。
以龙舟竞渡为主题的美术创作: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创作练习,给定龙
舟竞渡场景元素,如龙舟、选手、观众、水域等,让学生运用所学龙舟造型知识,
进行构图设计。开展小组创作活动,以“家乡的龙舟竞渡”为主题,共同创作一
幅大型绘画作品或一组立体手工龙舟场景。通过反复练习与创作实践,让学生熟
练运用美术手法表现龙舟竞渡主题,提升动手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将文化理解转
化为艺术创作成果。
(二)教学难点
在美术作品中生动表现龙舟竞渡的动态与精神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龙舟竞渡
中蕴含的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精神,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慢动作回放、运动员采访,
感受选手们的拼搏状态。组织学生分析优秀龙舟竞渡题材美术作品,如画家如何
通过线条、色彩、构图表现龙舟飞驰、选手齐心协力的动态与精神。鼓励学生在
创作中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如用飞扬的旗帜、飞溅的水花突出速度感,用整
齐划一的动作体现团队协作,提升学生在作品中传达精神内涵的能力,使作品更
具感染力。
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龙舟竞渡美术创作,形成独特风格: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本地龙舟竞渡的地域特色,如龙舟装饰风格、比赛仪式流程。通过实地调研、访
问民间艺人,收集地域文化元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特色元素融入
美术创作,如在绘画色彩上采用本地传统色调,手工创作中运用本地特色材料。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美术表现形式的结合,逐步形成个人独
特创作风格,提升作品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在教室精心布置龙舟竞渡文化角,悬挂龙舟竞渡大幅图片、张
贴民俗海报、摆放龙舟模型,播放激昂的龙舟竞渡比赛音乐。上课伊始,教师身
着传统中式服装,手持一面小型龙舟旗走进教室,说道:“欢迎大家来到龙舟竞
渡的热血世界,今天我们一同探寻这项古老运动背后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
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龙舟竞渡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文化研究、作品赏析、创作实践以及展示评
价。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如在文化研究中,有的学生负责查找历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