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里一线牵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万里一线牵》第1课时,旨在通过介绍现代通信的便捷性和历史上的通信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本课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现代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历史上的通信方式可能较为陌生。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本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拓宽视野。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理解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素养:尊重历史,珍惜现代通信技术的成果,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法治观念:了解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保护个人信息、禁止传播谣言等。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
责任意识: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关注和参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点
现代通信的便捷性和历史上的通信方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通信工具实物或模型、历史故事卡片、小组讨论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使用过哪些通信方式?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
1.教师活动:展示李红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送上祝福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情境下,李红可以选择哪些通信方式?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现代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2.教师活动:介绍现代通信方式的特点,如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特快专递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以下情境中,你会选择哪种通信方式?为什么?(给出具体情境)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并分享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的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现代通信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第二模块:历史上的通信
1.教师活动:展示历史故事卡片,介绍我国历史上的通信方式,如邮驿传信、烽火传军情、飞鸽传信等。
学生活动:观看卡片,思考并回答:“你知道哪些关于这些通信方式的历史故事或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故事和诗歌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通信方式及其文化背景。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传递信息十分艰难。你觉得难在哪里?”并展示相关历史案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并思考:“如果在今天,可以用什么方式让唐玄宗得到消息?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案例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三道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单项选择题和三道判断题,如:“以下哪种通信方式属于现代通信?”烽火传军情是古代哪种通信方式?
等。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现代通信的便捷性和历史上的通信方式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关注通信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13.万里一线牵
——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和历史上的通信
一、现代通信的便捷性1.多样性和适用性
2.特点介绍
二、历史上的通信方式1.邮驿传信
2.烽火传军情3.飞鸽传信
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影响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现代通信的便捷性和历史上的通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也将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