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单元1《端午传情》教案设计 人美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23.1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7.48千字
文档摘要

《端午传情》教案设计

七年级共1课

学科美术年级册别

下册时

综合探第1课

教材人美版授课类

索课时

教材分析

“端午传情”这一课题是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以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切入点,将美术创作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教材中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与

端午相关的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手工艺品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视野。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端午主题时的独特手

法和风格。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探究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如屈原的故事、端午

的习俗等,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

创作方面,教材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端午为主题进行创新创

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一课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增

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

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美术方面,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

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在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对于端午节,学生

们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端午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

等,但对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可能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过程中,他

们可能会对一些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感到陌生,在创作时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式的

限制。然而,他们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

对端午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端午

节的文化,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掌握与端午相关的美术知识,

如传统图案、色彩搭配等。

2.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技法,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以端午为主题进行创

作。

3.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能够准确地表现端午的

元素和氛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观察、想象、创新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创作中合理利用材料,减少浪费。

3.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美术的兴

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包括起源、传说、习俗等,能够准确地将这些元

素融入到美术创作中。

2.掌握与端午相关的美术表现形式和技法,如绘制粽子、龙舟、香囊等形象,运

用传统的色彩搭配来营造节日氛围。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使作品具有独

特的个性和艺术价值。

4.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精美的端午主题手工

艺品。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避免作品流于表面,真正体现出传

统文化的魅力。

2.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突破传统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作品具有时代感和独特性。

3.对于不同美术基础的学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