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植物的茎的教案模板8篇.docx
文件大小:27.63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植物的茎的教案模板8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促进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一份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把握教学进度,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条理,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植物的茎的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植物的茎的教案篇1

【设计特色】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在适当时机,借助适当多媒体手段进行提示,巧妙点拨,精要总结。相关网站的浏览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已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爱旅行吗?你曾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愿意向我们介绍介绍?

2、植物的种子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植物?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学习第二小节

1、你们见过蒲公英吗?

(多媒体出示蒲公英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蒲公英妈妈为了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孩子们怎样离开妈妈?

(演示风吹散蒲公英过程。)

3、文中用了什么词?根据刚才你看到的情景给纷纷出发选择1个正确答案。

(屏示:一个接一个;一起。)

4、知道了纷纷出发的意思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5、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四、小组合作自学第三小节

1、屏示:

⑴苍耳妈妈为了孩子准备了什么?

⑵孩子怎样才能离开妈妈?

2、和你的好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学习第3小节内容,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

3、交流。

4、教师点拨:

⑴实物投影苍耳引导学生观察,指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说感觉,告诉学生观察物体时不光要靠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有时还应用手摸,这样才能更全面观察物体。

⑵苍耳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

(演示:小兔经过苍耳时皮毛上挂住了苍耳种子。)

⑶指导朗读。

(谁愿意把苍耳妈妈的好办法读一读?)

⑷填空指名回答:

苍耳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靠传播种子。

五、自学第四小节

1、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第4小节。

2、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3、演示:

豌豆炸开过程。

4、看了刚才演示想想这句话怎么读?

屏示: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5、学生试读,说出理由。

6、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7、蒲公英妈妈靠风传播种子,豌豆妈妈靠小动物传播种子,而豌豆妈妈让豌荚晒晒太阳就能传播种子,谁传播种子的办法最好,文中用了哪个词?

8、读时要突出更,要读重些。

9、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五小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只有这三种吗?

2、你还知道哪些?怎么知道?

七、课外拓展

1、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如:中国科普网。

2、交流。

3、小结:

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你平时多注意观察,多读有益课外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你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植物的茎的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重点:识字与写字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自主学习

学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识字

1、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

2、先分小组自由读,学生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3、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