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文件大小:16.7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9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就与危机,使学生理解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课程设计分为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巩固小结四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注重与课本内容的关联性,确保教学实际性和知识深度。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本节课旨在:

1.培养学生运用时空观念,理解清朝前中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解释,探讨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及历史启示。

4.增强学生家国情怀,认识到国家兴衰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对历史事件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知识方面,学生对清朝的基本历史框架有所了解,但对清朝前中期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年代排序、事件因果分析等,但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来锻炼。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学习习惯上可能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现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也有待提升。

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习惯于机械记忆,而不擅长深入思考和分析。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需要通过激发兴趣、设计互动环节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发展,同时通过史料分析和课堂讨论,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图片、时间线图表、相关纪录片片段等电子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确保教学资源的顺利展示。

4.教室布置:合理安排座位,预留出小组讨论的空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教材第13课内容摘要、相关历史文献摘录,明确要求学生梳理清朝前中期的历史脉络。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清朝前中期的哪些因素促成了其鼎盛?”,引导学生思考清朝的繁荣背后的原因。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材料,对清朝前中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在线平台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平台,实现资料的共享和反馈。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清朝前中期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对清朝历史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危机,如康乾盛世的背景和局限性。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历史现象。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清朝前中期的历史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清朝前中期历史发展的短文。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历史书籍和网站链接,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作业,给予个性化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历史短文,巩固学习成果。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一步探索清朝历史。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心得。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提升独立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