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Unit3Computersreading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Computers”以高中生对新科技的接触为基础,通过介绍计算机的历史、用途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对现代科技的认知水平。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阅读关于计算机的文本,提升对信息获取、处理和评估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理解计算机科技发展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全球影响。
3.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演变过程,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和主要贡献者。
2.掌握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
难点:
1.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维度影响。
2.在英语阅读中准确把握长难句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解决办法:
1.通过图表和多媒体展示计算机发展史,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设计问题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分析长难句,提高语法理解能力。
3.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看法,增强批判性思维。
4.提供写作模板,指导学生练习描述计算机技术对生活影响的文章。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笔记本电脑、互联网连接。
2.课程平台:学校英语学习平台、在线英语学习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计算机发展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英文网站文章。
4.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互动式电子白板、在线测试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长: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生活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场景,如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兴趣。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机的经历,引出对计算机历史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计算机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重要里程碑和贡献者。
2.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掌握程度。
3.展示多媒体资源:播放计算机发展历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阅读理解: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3.课堂提问:教师针对阅读材料和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回顾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提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其他行业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展示:邀请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六、拓展活动(5分钟)
1.课堂游戏:设计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以“我的计算机生活”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与计算机的故事。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机发展历程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创新,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通过双边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能够准确地描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关键发展阶段、重要里程碑和主要贡献者。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技术是如何逐步演变成今天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相关的英文文本,学生能够提高对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能力,掌握阅读策略,如快速定位信息、分析上下文和推断词义等。
3.**文化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计算机技术的知识,还认识到不同文化和地区对科技发展的不同贡献,增强了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4.**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5.**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讨论、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