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1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文化理解和道德情感。通过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学生能够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包括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主要决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掌握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及取得的显著经济成果。
2.教学难点,
①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党和人民是如何克服困难、推进改革的。
②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生活、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深远影响,包括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和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改革开放,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库
-课程平台:学校历史教学平台,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拓展学习资源
-信息化资源:网络历史资料库,包括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文献、新闻报道和纪录片
-教学手段:历史地图、时间轴、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提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这些成就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教学内容: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展开讲解。
-①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用时5分钟)
-②分析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用时5分钟)
-③介绍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用时5分钟)
-④讨论改革开放的影响(用时5分钟)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形式:小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改革开放的成就,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成就?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3.教师提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过程总结: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和核心素养拓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文化理解和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教学过程用时不超过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背景。
-会议的主要决策: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
4.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科技进步: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社会事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