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兵车行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x
文件大小:17.7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兵车行说课稿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兵车行》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欣赏。

2.增强文化理解力,引导学生了解唐诗的背景和作者生平,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诗歌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评价。

4.锻炼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诗歌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文学艺术有较高的兴趣。然而,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对唐诗的基础知识了解有限,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尚待提高。在阅读《兵车行》这首诗时,可能对诗中的意象、情感以及历史背景理解不够深入。

2.能力水平: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在分析诗歌时,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以及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缺乏深度和逻辑性。

3.素质培养: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表现不一。部分学生可能对课堂互动不够积极,缺乏合作精神,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存在阅读习惯不佳、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注重以下教学策略:

1.通过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2.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课堂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诗篇背景,系统讲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异同。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歌的原文、作者背景、相关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

2.诗歌朗诵:播放或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在线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诗歌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唐代边塞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边塞诗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边塞诗通常描绘边塞风光和戍卒生活,情感深沉。

4.引入《兵车行》这首诗,提出问题:这首诗是如何展现边塞生活的?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朗读《兵车行》全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民的同情。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一个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情景剧。

2.学生展示情景剧,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练习填空:根据诗歌内容,填写空缺的词语。

4.学生展示填空结果,教师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讲解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3.提问:诗歌中的哪些意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意象背后的情感。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是诗人杜甫,你会如何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2.学生回答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3.教师提问:这首诗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社会意义。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提出拓展性问题:除了《兵车行》,还有哪些诗歌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相关诗歌,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

教学过程用时:5+15+10+5+10+5=50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兵车行》这首诗的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的主题思想。

-学生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意象运用和修辞手法,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