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二、《制作“旋转的风车”动画》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制作“旋转的风车”动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编程实践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动画制作中发挥创意和个性化表达。
4.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帧的概念、动画循环和动画效果。
②能够运用软件工具制作旋转动画,包括绘制风车的基本形状、设置动画帧、调整动画速度等。
③学会使用软件中的动画功能,如旋转、缩放等,以实现风车的动态效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动画制作中的连续帧概念,能够根据动画效果设计合适的帧数和帧间隔。
②掌握动画制作中的细节处理,如风车叶片的动态效果和阴影效果的制作。
③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创意的旋转风车动画,并确保动画流畅、美观。
④学生在遇到技术难题时,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框架。
2.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制作风车动画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3.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动画制作步骤,直观展示动画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软件操作:现场演示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对软件功能的理解。
3.网络资源:推荐相关在线教程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播放一段旋转的风车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是如何制作的吗?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制作一个旋转的风车动画。”
-引导学生思考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做铺垫。
**讲授新课(15分钟)**
1.风车动画原理讲解(5分钟)
-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如帧、动画循环等。
-解释旋转动画的制作原理,包括连续帧和动画效果。
-展示风车动画的示例,分析其制作过程。
2.软件操作演示(5分钟)
-演示如何使用教学软件绘制风车的基本形状。
-展示如何设置动画帧,调整动画速度和方向。
-演示如何添加动画效果,如旋转、缩放等。
3.动画制作步骤讲解(5分钟)
-详细讲解制作旋转风车动画的步骤,包括绘制风车叶片、设置动画帧、调整动画效果等。
-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15分钟)**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旋转风车动画。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视各小组,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互动讨论:小组间分享制作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动画,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动画制作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提问:“在动画制作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创意?”
-学生分享创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教师提问:“除了旋转风车,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有趣的动画效果?”
-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动画创意。
-教师总结:“创意是动画制作的重要部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总结与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
**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动画制作软件介绍:除了本节课使用的教学软件,还可以介绍其他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Animate、ToonBoomHarmony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软件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动画历史与文化:介绍动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手绘动画到现代的数字动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动画艺术风格,如日本动漫、美国迪士尼动画等。
-动画技术发展:探讨动画技术的发展趋势,如3D动画、虚拟现实动画等,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