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八年级生物上册3.4.1呼吸作用、3.4.2蒸腾作用说课稿(新版)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西省万载县八年级生物上册3.4.1呼吸作用、3.4.2蒸腾作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第3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
2.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条件。
3.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他们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对于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能认识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生物学科普遍感兴趣,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阅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因为这两个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多个生物学原理。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对实验步骤和结果的解释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此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学生可能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例来辅助教学。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最新版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酒精灯、小刀、显微镜等,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植物叶片和果实,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征。
-提问:植物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它们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进行生命活动。
-引入本节课主题: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理图,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呼吸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讲解蒸腾作用的原理,展示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学生进行蒸腾作用实验,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
-教师总结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关系,强调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学生总结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深入了解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准备下一节课的实验材料,为实验课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通过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
-蒸腾作用的生态意义:探讨蒸腾作用在植物调节水分平衡、促进养分吸收以及环境中的作用。
-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如何通过控制呼吸作用来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以及如何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的科普书籍或在线资料,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参观农田、温室或花卉市场,观察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现象。
-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植物,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变化。
-通过实验模拟,如利用无土栽培系统,探究不同光照强度、水分供应和土壤条件对植物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鼓励学生制作科普小报或视频,向同学和社区介绍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普传播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比如如何利用植物的蒸发降温来改善居住环境。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加深对生物学过程的理解。
-结合现代科技,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