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024?宿迁)试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示光学试验:
甲乙丙
(1)甲为小孔成像示意,该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2)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装置,若蜡烛,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与蜡烛,之间
的距离为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亮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视察玻璃板,(填
“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ni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选填“左”或
“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
一个适当的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20能右放大凸
【解析】
(1)甲为小孔成像示意,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说明;
(2)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装置,若蜡烛,到玻璃板距离为10m,依据平面镜物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10cm,则蜡烛的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10cm+10cm=20cm;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用不透亮的挡板在玻璃板后面拦住蜡烛E在蜡烛,
一侧视察,玻璃板后将仍能视察到蜡烛A的像。
(3)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由可知,此时物距和像距相等,都为
20cm,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间屏上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2芹20cm,所以产10cm;因焦距
为10cm,当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二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可以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凸透镜,提前会
聚,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应放置一个凸透镜。
2.(2024?随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整试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变更各元件位置的状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觉光屏上的像
变模糊,这是在模拟(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缘由;此时,在不变更蜡烛和凸透镜
(包括位置)的状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的方向移动。
【答案】(1)照相机;(2)近视眼;靠近。
【解析】(1)由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会聚光的本事更强,光线会提前会聚成像,相当于近视眼
的成因;由于像距变小,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减小像距。
3.(2024-武汉)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
了试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视察到了如下现象。
Ii: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HI|IIt11IIII|IIII|IIII|IIH|?1III|11II]
A50607080A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填“靠近”
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
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
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