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8作文(第03期)(带答案) .pdf
文件大小:15.47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4.64万字
文档摘要

专题18作文

1.(2024-北京?中考真题)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一蔬,让我们体会家

庭的温暖,理解稼不啬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

生姓名等。

【答案】例文:

盘中餐

盘中餐,这看似平凡的三个字,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每一顿盘中餐,都蕴含着家人的深情厚意。母亲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下

班后拎着菜篮回家的脚步,仿佛踩着悠扬的旋律。“炉肥菰脆调羹美,养熟油新作

饼香”,正如苏轼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家中的每一道菜都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体

现。

盘中餐,唤起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小时候,每逢节日,家人总会围坐在一起,共同制作传统美食。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茄”,当鲜美的食材在锅中翻滚,香气四溢,刺激着我们的味蕾。包饺子时,

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那种欢乐的氛围至今难以忘怀。每一口饺子都包裹着浓浓的亲情,让人感受到

家的温暖,仿佛是心灵的归宿。

盘中餐,承载着故乡的思念和眷恋。漂泊在外的人们,每当品尝到家乡的特色美食,心中便涌起无尽

的乡愁。“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那独特的味道,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故乡记忆的大门。它

让我们在异乡的土地上,找到了一丝归属感。

盘中餐背后,凝聚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他们日夜耕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只为了让

我们能品尝到新鲜的食材。每一粒粮食、每一片菜叶,都承载着他们的心血和期望。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

易的盘中餐,感恩农民们的付出。

盘中餐,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

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温暖。

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品味每一顿盘中餐,感受其中蕴含的故事与情感。

让盘中餐成为我们与家人、故乡之间的情感纽带,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和浓浓的情谊。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内容应当围绕在关键词“盘中餐上。写作导语中提示了作文的

可写内容,即包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稽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和“感受文化的厚重”,从多个角度

探讨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层含义。“体会家庭的温暖”,可由此联想到吃做都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进而可以将主旨联系到亲情上;“理解稼稽的艰辛”,可由此联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

进而可以将主旨联系到劳作的艰辛和珍惜粮食上;“回味故土的风情”,可由此联想到家乡的特色食,进而

可将主旨联系到思乡之情;“感受文化的厚重”,可由此联想到与饮食息息相关的文化,进而可以将主旨联系

到对文化的探寻与个人感悟。

2.构思选材。文体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选择素材——导语中已有所提示,可以从亲情、故乡、耕作劳动、

文化等角度进行选材。亲情方面,同学们心中一定有着与家人一起吃的记忆,从聚餐的准备,是否是由

父母亲自下厨?你是否曾经参与过呢?聚餐过程中,你家乡的特色菜是什么?聚餐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

呢?“盘中餐”可以体现亲情的温暖,更可以唤起我们对故土的怀念。“盘中餐”这一题目与文化密切相关,我

国是农业大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共同的对农作物和土壤的深厚情感。

可能是耕种的体验让你深刻理解了劳作的辛苦和盘中餐的珍贵?可能是各地的美食相互交锋,让你发觉盘

中餐背后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由“盘中餐”引申到亲情或思乡之情,可以写准备食

或聚餐过程过程中的经历,让我们获得了成长。同样,耕种和劳作的体验,除了可以让我们形成方案一中

文化方面的感悟,也可以作为我们成长的经历,让我们获益匪浅。

2.(2024-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

事物的探寻中,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