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科学技术.pptx
文件大小:5.2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第15讲科学技术历史

目录单元概述概念释读时空线索考点精ONTENTS目录历史05史知连线06典例解析

SPORT单元概述DANYUANGAISHUPARTONE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SPORT时空线索SHIKONGXIANSUOPARTTWO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SPORT概念释读GAINIANSHIDUPARTTHREE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1.核弹: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应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的核反应爆炸而形成毁灭性的杀伤破坏效应。核弹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武器,主要分为原子弹和氢弹两类。2.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其中,装普通装药的称为常规导弹,装核装药的称为核导弹。导弹武器突出的性能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突防能力强。

3.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即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SPORT考点精讲KAODIANJINGJIANGPARTFOUR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课标要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理解)。考点1.“两弹一星”(5年0考)(1)核弹:①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196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

(4)“两弹一星元勋”:____________、钱学森。(5)意义: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邓稼先

考点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5年2考)(1)概况:1973年,____________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2)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②科技进步能够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生活向便捷化、现代化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考点3.青蒿素(5年0考)(1)概况: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__________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疟疾

SPORT史知连线SHIZHILIANXIANPARTFIVE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近现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

SPORT典例解析DIANLIJIEXIPARTSIX目录单元概述时空线索概念释读考点精讲史知连线典例解析

1.(2024·福建福州质检)20世纪70年代以来,袁隆平领导科研团队持续攻关,实现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完成了从常规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转变。这反映了我国()A.粮食安全得到充分的保证 B.助力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C.科学家群体团结拼搏精神 D.农业科技居世界领先水平【考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断突破,这说明以袁隆平为核心的团队具有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C项正确;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的产量,但是“粮食安全得到充分的保证”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而不是“解决了”,排除B项;仅从杂交水稻技术得到突破不能说明我国农业科技居世界领先水平,排除D项。

2.(2023·福建宁德质检)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叙述的是“两弹一星”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