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中考考点清单解读●古诗词曲阅读考点●教材+课标古诗词曲86首一览表●一轮学方法·总结题型学技巧●二轮过教材·解读课本古诗词曲86首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中考考点清单解读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次北固山下四天净沙·秋思五峨眉山月歌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中考考点清单解读六江南逢李龟年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八夜上受降城闻笛九秋词(其一)十夜雨寄北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二潼关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考点一文学常识常考设问: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______(人名)。解题思路:熟记40首古诗词曲的作者、朝代等文学常识。考点二内容理解与概括内容理解与分析常考设问1:诗(词)句中“……”写出了人/事/物/景怎样的特点?解题思路:①理解词义;②分析诗(词)句描写的内容;③总结人/事/物/景体现的特点。常考设问2: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题思路:通读四个选项,逐一与原诗(词)对比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选项。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考点二内容理解与概括内容概括常考设问: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解题思路:①读题干,锁定范围;②按照“人+事”的思路概括。常考设问:诗句/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常见古诗词思想内容分类:①爱国忧民;②雄心壮志;③思乡怀人;④边塞征战;⑤送别友人;⑥山水田园;⑦咏史怀古;⑧爱情诗;⑨叙事诗。解题思路:①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②抓关键句(中心句、抒情句);③抓句中的典型意象和关键词。考点三思想情感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考点四词句释义常考设问1:解释句中“××”的意思。解题思路:①回忆课内所学的相关诗词的注释内容;②代入原句,看内容是否讲得通;③总结得出答案。常考设问:如何理解作品中“……”一句?解题思路:①回忆课内所学的相关词句的注释内容;②代入原句,逐字翻译,连缀成句。考点五名句赏析常考设问××句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对诗(词)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解题思路角度一:写景角度①确定写景角度或选取的意象;②描绘景象或意象特点;③分析抒发的情感。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考点五名句赏析解题思路角度二:修辞角度①确定运用的修辞手法;②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③分析抒发的情感。角度三:哲理角度①概括诗句的哲理;②分析其内容或手法。角度四:典故角度①概括运用的典故;②结合诗歌内容分析;③分析抒发的情感。角度五:炼字角度①解释字词的意思;②分析描绘的景物或意境特点;③分析抒发的情感或表达效果。角度六:写作手法①确定运用的写作手法;②阐释诗句如何运用的该手法;③分析抒发的情感。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主题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教材篇目/本书页码教材其他篇目/本书页码爱国忧民描写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表达同情百姓、控诉统治者、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报效朝廷、同情百姓、忧国忧民七下《己亥杂诗》(其五)绝句/P38七下《泊秦淮》绝句/P42八上《春望》五律/P56七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绝句/P25七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绝句/P28八上《梁甫行》古诗/P65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爱国忧民描写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表达同情百姓、控诉统治者、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报效朝廷、同情百姓、忧国忧民八上《雁门太守行》古诗/P57八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P75八下《卖炭翁》古诗/P77八上《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词/P68八下《石壕吏》古诗/P73八下《式微》古体诗/P79续表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爱国忧民描写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表达同情百姓、控诉统治者、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报效朝廷、同情百姓、忧国忧民九下《过零丁洋》七律/P113课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P126九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七律/P94九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P99九下《南安军》五律/P121九下《别云间》五律/P122续表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续表雄心壮志以描写客观事物为对象,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或暗示自己的志向情操。为国效力、统一国家、建功立业、兼济天下七上《观沧海》汉乐府/P17七下《望岳》古诗/P34七下《登飞来峰》绝句/P35八上《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词/P61七上《秋词》(其一)绝句/P26七上《潼关》绝句/P29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续表雄心壮志以描写客观事物为对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