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的人文环境+考点过关课件--2025年浙江省中考人教版人文地理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4.26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1.26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的人文环境;;;;;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化练习;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内写T,错误的的写F)

1.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土壤肥沃,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F)

2.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利于灌溉。 (F)

3.小明在西藏旅游可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有牦牛干、青稞酒等。 (T)

4.太湖流域位于华北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F)

5.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F);二、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第6-7题。;6.右图中代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的数字分别是(C);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的著名水乡。读右图回答8-9题。;9.水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其主要表现有(B)

①养殖水产,种植水稻 ②地上悬河,灌溉农田

③水上航运,交通便利 ④河湖冰冻,特色旅游;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结合图,回答10-11题。;11.陕北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体现其特征的有(B)

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高原上牦牛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读右侧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3题。;13.图示区域生产生活特色明显,其“特色”主要表现为(B);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15题。;15.当地的发展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主要表现在(C)

①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发展水稻种植

②借助地势落差修建坎儿井灌溉工程

③凭借地上“悬河”的景观发展旅游业

④依托丰富的煤和天然气发展采矿业;三、材料分析题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材料二:为应对资源短缺,从国际市场进口工业原料是资源“开源”的重要方式。我国主要从智利、秘鲁等国进口铜,近年来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俄罗斯也成为我国进口铜的重要来源国。

(1)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高原地形类型,是??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域。(3分)

(2)说出从俄罗斯进口铜对我国保障资源安全的益处。(3分);(3)图中乙地既可以发展种植业,也可以发展畜牧业,请任选其一,说明适宜发展该农业类型的自然条件,并指出对其发展有影响的自然灾害。(4分);17.(10分)从浊水光山到绿水青山,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正在探索一条添绿与增收的双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民居的建造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3)综合材料,简述当地人们应如何探索添绿与增收的双赢之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