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课文理解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沉默寡言(yǎn)轻歌曼舞(màn)
B.碧波荡漾(dàng)雕梁画栋(liáng)
C.恍若隔世(huǎng)纵情山水(zòng)
D.纵横交错(jiǎo)雕梁画栋(dò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D.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故事书。
3.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A.雕梁画栋
B.纵情山水
C.恍若隔世
D.沉默寡言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自然景物的一项是:
A.沉默寡言
B.碧波荡漾
C.雕梁画栋
D.纵情山水
1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1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1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1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C.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D.那只鸟像一位歌唱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中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运用描写手法来表现荷塘月色的美。
答案:
作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荷塘月色的美。首先,作者运用了视觉描写,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荷叶和荷花上的景象。其次,作者运用了听觉描写,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生动地表现了荷塘周围环境的宁静和清新。此外,作者还运用了触觉描写,如“我仿佛觉得这荷塘的清香就在我的身边”,传达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一种亲切感。通过这些描写手法,作者将荷塘月色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父亲送自己上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答案:
在《背影》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例如,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父亲为了给作者买橘子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又如,当作者看到父亲送自己过桥时,描写了父亲过桥时的动作:“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然后用两手去搬,一面说:‘你放在这边吧。’”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父亲对作者的关爱,也体现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