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212页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模拟卷(北京专用)
黄金卷03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举办了“中国科学家图片资料展”。你所在的小组参观展览后撰写了观后感。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1.请用正楷字书写“用科学家精神擦亮青春底色”十二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逐光而行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学习科学家精神,让科学的种子播洒到我们心中;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精神成为我们的启明灯、指南针。
2.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研究学问”的意思,所以“治学”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各方互相配合”的意思,所以“协同”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把种子抛到田地里”的意思,所以“播洒”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发扬光大”的意思,所以“弘扬”一词中有错字。
第二部分
群星璀璨
大桥耸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①科学家精神。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新一代科学家②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小组成员讨论如何理解文段中的“丰碑”。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无私的奉献 B.伟大的功绩 C.动人的故事 D.崇高的精神
4.文段中①②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②,
第三部分
以身许国
1959年,正值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苏联突然毁约停援,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王淦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的。当时的王淦昌被视为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但当组织上提出要他隐姓埋名、秘密主导我国原子弹的研究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专家没有丝毫迟疑。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愿以身许国!”从此,一位名扬中外的顶尖科学家在国际物理学界销声匿迹。
5.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的使用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力更生 B.临危受命 C.语重心长 D.销声匿迹
第四部分
结语
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科学家精神启示我们①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②要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以科学家们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7.在文段①②两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不仅??②更 B.①如果??②就 C.①因为??②所以 D.①即使??②也
【答案】1.用科学家精神擦亮青春底色2.C3.B4.A5.D6.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句缺少宾语,应在“科学技术”后加上“的发展”。)7.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抄写时要用楷体字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注意:精、擦、底。
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治学”意思是研究学问,没有错别字;
B.“协同”意思是各方互相配合,没有错别字;
D.“弘扬”意思是发扬光大,没有错别字;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辨析。
根据语境“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这里的“丰碑”是指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伟大功绩,而不是无私的奉献、动人的故事或崇高的精神。
故选B。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
第一处,结合“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①科学家精神”可知,此处应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说明精神气质是科学家精神;
第二处,结合语境,“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新一代科学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是另一个句子,中间用分号隔开,表示句子间的停顿和并列关系。
故选A。
5.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在文中我国在苏联毁约停援的情况下自己研制原子弹,使用恰当;
B.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文中王淦昌在关键时期接受研究原子弹的任务,使用恰当;
C.语重心长:话语深刻有力,情意深长,文中王淦昌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话语很诚恳,使用恰当;
D.销声匿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