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黄金卷07(成都专用)-【赢在中考·黄金预测卷】2025年中考(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862.17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2.3万字
文档摘要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成都专用)

黄金卷07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飘逸yì?????????????????扭怩作态ní

B.亵渎dú??????????????????瞥见piē?????????????????悄无声息qiǎo

C.矗立zhù????????????????阴晦huì?????????????????浩浩汤汤shāng

D.栈桥zhàn???????????????豢养huàn????????????????箪食壶浆dā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C.矗立zhù——chù;

故选C。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一直盯着父亲,郑重奇事地带着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的水手走去。

B.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从篷隙向外一望,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

C.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嘻闹的可能。

D.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郑重奇事——郑重其事;

B.箫索——萧索;

C.嘻闹——嬉闹;

故选D。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无人飞船到载人航天,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的建立,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和埋头苦干。航天工程面临诸多挑战,一代代航天人怀古伤今,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始终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举世瞩目的航天成果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感骄傲,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

A.埋头苦干 B.怀古伤今 C.心无旁骛 D.与日俱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A.埋头苦干:形容专心致志、刻苦工作,用在这里描述航天人的努力工作态度,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含有消极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于表达对现状不满或感慨时光流逝等情境。句用来描述航天人面对挑战积极进取的态度,使用对象错误;

C.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目标专一。句中用来描述航天人员专注于科研工作的态度,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与日俱增: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这里用来描述民族自豪感的增长,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成都有超过600万名游客走进公园绿道,观赏新年春回大地的喜乐氛围。

B.通过举办此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全球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C.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学校应该因材施教,走每个人都学有所长的特色发展。

D.许多读者之所以喜欢余华小说的原因,在于他的作品情感丰富细腻,叙述方式自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

A.搭配不当。“观赏”与“氛围”搭配不当,可将“观赏”改为“感受”;

C.成分残缺。“走”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特色发展”后加“之路”;

D.句式杂糅。“之所以……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