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部分《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本节课主要围绕观察方法、观察技巧和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展开。内容包括:
1.观察的定义与意义;
2.观察的步骤与方法;
3.观察在写作中的应用;
4.通过观察提高写作能力;
5.观察与想象的结合。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升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在写作中融入个人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观察方法,包括观察的顺序、角度和深度。
②培养学生将观察结果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③指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想象,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的创意性。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观察时的表面化、片面化问题,培养深入观察和全面分析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与整体情境结合,避免写作中的空洞和堆砌现象。
③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写作指导视频、优秀作文范文。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写作练习、课堂演讲。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提问方式开始,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观察事物的?能否分享一次深刻的观察经历?”
回顾旧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①详细讲解观察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②强调观察在写作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观察提升写作质量。
举例说明:
①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观察来丰富文章内容。
②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观察的细节和效果。
互动探究:
①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讨论并记录观察到的细节。
②各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如何将这些细节融入写作中。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
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独立完成一篇短文,运用观察到的细节。
②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教师指导:
①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②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
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为写作积累素材。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①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观察,并写一篇作文。
②提醒学生作文要注重观察细节,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③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准备好作文,以便进行课堂分享和讨论。
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记录有价值的观察对象,提高了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2.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节有效融入写作中,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3.学生在互动探究和写作练习中,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来激发想象,提高了写作的创意性和独特性。
4.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观察技巧,如观察的顺序、角度和深度,使得写作更加有条理性和深度。
5.学生在作文互评和修改过程中,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和自我修正的能力,提高了写作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
6.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了对于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观察和写作,形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7.学生能够将观察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得作文具有更强的个性化和感染力。
8.学生在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环节,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够在课后自主复习和深化所学知识。
9.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培养了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10.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能够独立选择观察对象,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显示出良好的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热爱写作,学会观察》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