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奔球+攻球说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材分析
乒乓球发奔球+攻球说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本节课内容为乒乓球发奔球和攻球技术,是乒乓球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强调学生掌握发奔球和攻球技术,提高击球准确性和力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学生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乒乓球发奔球和攻球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乒乓球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发球和击球动作,但对发奔球和攻球技术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技术细节理解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普遍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学习,通过示范和模仿来掌握技术;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注重理论学习和自我练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发奔球和攻球时,可能面临动作协调性不足、力量控制困难、击球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心理因素,如害怕失误或比赛紧张,影响技术发挥。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技术水平。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乒乓球台、乒乓球、球拍、计时器、秒表
-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互动交流
-信息化资源:乒乓球教学视频、动作分解图、技术要领电子文档
-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比赛教学、反馈评价系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乒乓球比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回忆乒乓球的基本技巧。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乒乓球中的发奔球和攻球技术,提高我们的击球准确性和力量。”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发奔球和攻球的基本要领,包括站位、握拍、挥拍动作等。
-通过示范动作,展示正确的发奔球和攻球姿势,强调动作的要点。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发奔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学生进行攻球练习,注意力量的控制和对落点的判断。
-组织学生进行对练,模拟比赛场景,提高实战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奔球和攻球技术的关键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发奔球和攻球的练习,并记录练习次数和感受。
-鼓励学生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提高实战经验。
-布置思考题:“如何通过发奔球和攻球技术提高比赛中的得分率?”引导学生思考。
(以下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填充具体内容)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乒乓球发奔球和攻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正确的站位、握拍、挥拍动作等。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发奔球和攻球动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力量。
2.动作协调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动作协调性得到显著提高。发奔球和攻球动作的连贯性增强,学生在运动中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锻炼。
3.战术意识: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培养战术意识。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赛录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战术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4.团队协作:在分组练习和比赛环节,学生学会了与他人配合,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中,学生能够根据队友的位置和对手的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战术。
5.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发奔球和攻球技术上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这种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持续进步。
6.运动兴趣与习惯:通过学习乒乓球发奔球和攻球技术,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在课后,学生能够自觉进行练习,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7.心理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失误和失败时,学生能够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8.身体素质:乒乓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等。
9.社交能力: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比赛中,学